雷暴云相关论文
雷暴云产生的闪电危害巨大,雷暴发生时其地面电场的特征可应用于关键系统的雷电预警和雷电防护。笔者依据雷暴云偶极子模型,研究典型......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雷暴云内起电和放电做进一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有关雷暴云起电机制的试验结果和起/放......
为了进一步认识中低层风速对雷暴云动力、微物理过程、电活动和降水特征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模式,对不同中低层水......
大气电场是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的重要物理现象。大气电场的测量方法和特征研究对提高雷电灾害预警能力、研究雷暴云电荷结构、......
本文通过改变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电场参量的引入条件,将电场带入积云运动方程及水凝物下落末速中,模拟比较了有无电......
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遇冷会凝结成水滴形成雷暴云。雷暴云电荷结构一般具有三极性结构特征,云体上部为主正电荷区,下部为主......
为了在一维半气溶胶分档云模式中加入起电及放电过程,本文首先对模式进行了并行化处理,提高了模式的运算速度,为起电放电过程的耦......
在江西省南昌市招贤镇,有个神秘的小山村,那里连年遭到雷击,是个出了名的雷灾村,因此得名叫“雷公坛村”。 雷公坛村屡遭雷电袭击,房......
摩擦形成的火山闪电 火山喷发了!红红的岩浆四处流淌,火山灰冲天而起,直上云霄。 铺天盖地的火山灰中,一道道紫红色的闪电环绕其......
本文利用2000~2007年广东省闪电定位仪所获得的地闪资料、广东省86个气象站所统计的雷暴日资料,讨论了2000~2007年广东省闪电的时空变......
本文使用耦合了非感应起电机制和整体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v3.4.1)中尺度模式,选取Morris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讨论气溶胶分别作为云......
站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条不知名的乡村路上,暴风雨中,我凝视着农田上高高的天空。那强有力的风吹走了累积多日的追逐失败带来的紧张和......
利用积云动力-起电二维轴对称模式,模拟分析了雷暴不同发展阶段在云中上升气流速度最大区播撒金属丝对雷暴云电结构的总体影响.通......
介绍了在三维冰雹云模式中增加了电参量的环境下强对流雷暴云发展演变的动力结构与雷暴云电结构耦合的关系,及微物理电机制的影响......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本文根据强电场环......
本文对雷暴云的起电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雷暴云起电的对流碰撞理论,建立了雷暴云带的简化模型。由该模型给出了雷暴云中电荷的分布......
2020年6月21日冷涡系统影响下,青海中东部海南州南部、黄南州南部出现了局地性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达22.6 mm/h。本文利用常规......
用点电荷模型计算雷暴云突然放电后形成的准静电场随高度的分布,以E/N(E为电场大小,N为大气密度)为输入参量,在一定条件下,对Boltz......
详细研究尖端电晕放电特征对深入探讨地闪连接过程(或称为闪击过程)以及先导发展和传播机制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雷暴云下,地面尖......
利用一个引入了地面尖端电晕放电物理过程的二维轴对称积云起电模式,讨论了雷暴云下空间电荷层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模......
利用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对发生在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模......
从卫星资料处理出发,分析了雷暴云在多通道卫星云图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利用多通道数字化卫星云图判识雷暴云的方法.在判识出雷暴......
为了研究雷暴云中冰晶粒子在带电情况下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利用冰晶粒子的介电常数模型和瑞利近似条件下带电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
针对雷雨天气下大气电场仪测量值受周边地物影响的问题,根据一次过顶雷暴的探空资料,利用综合工程软件模拟雷暴云的电场值及雷暴云......
本研究利用加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的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Version 3.7.1),WRF3.7.1_ELEC),通过设......
为了研究雷暴云对星地量子链路信道的影响,根据雷暴云中大气带电粒子的消光截面与数目浓度分布函数,得到了粒子浓度、电荷密度与链......
为了探讨对流强度大小对雷暴云内微物理发展和起电过程的影响,基于已有的二维积云起、放电模式,改变其扰动温度进行敏感性试验。试......
雷暴云中常有电荷积累,并能形成很强的电场,造成闪电击,威胁飞行安全.即使有时云区电场没有达到击穿放电的强度,但由于飞机在雷暴......
为了对华北地区雷暴云微物理和起电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耦合数值模式对2015年8月22日发生在北京东北......
利用高灵敏度和高时空精度的三维雷电观测系统LMA(Lightning Mapping Array)分析穿云飞机的观测资料,发现这一系统在地面可探测到......
为了探究在雷暴发生时建筑物周围电场畸变区域的规律,利用Integrated Engineering software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模拟分析雷暴云及建......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雷暴云起电机制和起/放电模式的研究结果和进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这两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及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详......
内陆高原的兰州地区受特殊的地形和热力等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夏季雷暴活动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提高对该地区雷暴电活动特征......
为进一步认识由起电活动产生的空间电场对整个雷暴云动力过程、微物理过程以及后续电过程的反馈作用,本文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一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
本文将非感应起电机制耦合到WRF中尺度模式中,选取Morris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采用整体放电参数化方案,改变初始云凝结核(CCN)浓度(浓......
文中利用文献[1]所建立的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CCOPE(Cooperative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Experiment)计划1981......
在对平凉冰雹云演变规律研究中,发现一例长生命史强雷暴云分裂成两个不同移动方向的单体雹云。结合探空资料和环境风场,分析了此个例......
利用不荷电双向传输先导模型, 考虑近地面空间电荷层对地表垂直电场的影响和云电荷的转移, 在一定的雷暴云电荷结构假定下, 对地闪......
将电路分析方法引入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考虑了带电水成物粒子对电导率的影响,直接用模式计算求解与雷暴云中流动的带......
收集2014—2019年普洱天气雷达的5 121个体扫基数据,使用"投影面积"度量云体的方法进行解析、分析和统计,在16个定点半径30 km范围......
雷电是大气中最神秘也最强大的现象之一,利用火箭研究天然雷电的特性,以便进一步对其施加影响和利用,减少气象灾害,是大气科学家长......
以往的雷电预警研究无法给出特定区域落雷密度以及落雷频数随着雷暴生消演变的规律,而这是影响输电线路实时雷击跳闸概率的关键因......
利用一个三维时变双参数动力电耦合模式对决定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的三个初始场:反转温度、中心最大扰动位温和扰动区域进行模拟对......